早產與母親牙周炎有關
牙周炎癥,母親掉牙兇手
牙周病就是牙周炎牙菌斑、牙石等堆積在牙表面,早產引發牙齦炎癥,母親繼而破壞牙齒的牙周炎深層支持組織—牙周膜、牙槽骨和牙骨質,使牙與牙周組織失去聯系。目前,牙周病的發病率已居口腔科三類主要疾病(齲病、牙周病、錯頜畸形)之冠,患病率高達90%,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。
北大口腔醫院牙周科主任孟煥新醫師解釋說,致病的牙菌斑是一種黏附在牙齒表面的、以細菌為主的生物膜。牙頸部和齦溝內的菌斑對牙周組織危害最大。由于牙菌斑產生毒素的刺激,使牙周圍的支持組織(包括牙齦、牙周膜和牙槽骨)發生炎癥,早期炎癥只侵犯牙齦組織,稱為牙齦炎,其癥狀是牙齦輕度充血、水腫,患者可能無不適感。當疾病繼續發展時,則充血、腫脹明顯,刷牙或咬食物時有出血癥狀。如果這時沒有適當治療,疾病繼續發展則破壞牙周附著,牙槽骨發生吸收,就形成了牙周炎。牙齒能夠在口腔中屹立不倒,全靠周圍大量的牙槽骨包埋。如果不能控制牙周炎,牙槽骨將發生持續性吸收,使牙齒失去足夠的支持而松動脫落。50—60歲的人掉牙,大部分都是由于牙周炎。孟煥新告訴記者,牙槽骨一旦發生吸收,將無法自行再生。因此,“牙周炎對牙周的破壞是不可逆的,應及早治療和控制”。
牙周有病,累及全身
近年來,眾多醫學研究證明,牙周炎不僅累及牙周組織,而且嚴重危害人們的全身健康,是糖尿病和心、腦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,并與妊娠早產低體重兒有密切關系,而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、免疫功能紊亂、骨質疏松癥等也會增加患牙周炎的風險,并影響牙周治療的效果。
(責任編輯:健康科普)
-
做試管嬰兒取了9個卵泡通常是夠用的,一般情況下,在同一月經周期,若試管嬰兒取卵時能得到8-10個質量比較好的卵,這個數量是非常理想的,而且試管嬰兒成功率也會是比較高的。但是8到10個卵子并非這么容易能 ...[詳細]
-
醫生建議孕婦每天晚上10點前就寢,睡足8~9個小時,可事實上許多準媽媽恰恰由于多種原因而苦于無法安眠,讓我們共同尋找失眠的原因和對策,讓你夜夜好眠。 1.激素變化 懷孕的女性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比較敏感, ...[詳細]
-
懷孕第一個月的胎教受孕第一個月時,大多數孕婦尚不知道自己體內已經開始孕育開始。從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那一刻,直到第三個月為止,對胎兒而言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。受精卵種植在母親的子宮內膜這塊“肥沃的土壤” ...[詳細]
-
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通過對北京市28709名0~6歲兒童聽力狀況調查,得出結論:電腦輻射是導致嬰兒聽力殘疾的頭號危險因素。在懷孕期間高頻率使用電腦的孕婦,其下一代發生聽力障礙的危險可增加84倍。除電腦 ...[詳細]
-
強強對陣,“嬰雄”輩出!第三屆宜品《中國好導購》全國總決賽蓄勢待發!
實體商業加速變革,線下的導購員們也正經歷著職業價值的一次又一次重構。宜品乳業聚焦到“人”,從根源賦能渠道,連續三年舉辦宜品《中國好導購》賽事,以賽促學、以訓強技,為導購員們搭建 ...[詳細]
-
測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技術近10多年來有了較大的改進。應用hCGβ亞單位放射免疫法能正確地測定早期妊娠,為診斷異位妊娠的較好方法。絨毛中的合體細胞,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,由于輸卵管粘膜、肌層極薄,不能 ...[詳細]
-
臍帶繞頸是晚期妊娠中常見的情況,發生率為20%—25%,多數繞頸一周,少數繞頸兩周,三周以上的很少見,一般認為與臍帶過長、羊水過多和胎動過頻有關。超聲檢查已成為產前檢查的重要手段,超聲可看到胎兒是否有 ...[詳細]
-
小編絮語:根據一項調查表明,科學合理地對胎兒進行胎教,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和人格的發展。那么,究竟怎么做才能讓胎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呢?一、胎教外環境這是指孕婦本身所處的環境,也就是說,當孕婦所處的外部環境 ...[詳細]
-
試管嬰兒降調期間要多食用高蛋白食物,如:雞蛋、牛奶、魚蝦、豆制品、瘦肉等。飲食以清淡為主:少吃生冷、油炸、煎烤及刺激性食物,容易刺激腸胃,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對降調藥物的吸收。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及罐裝 ...[詳細]
-
小編絮語:根據一項調查表明,科學合理地對胎兒進行胎教,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和人格的發展。那么,究竟怎么做才能讓胎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呢?一、胎教外環境這是指孕婦本身所處的環境,也就是說,當孕婦所處的外部環境 ...[詳細]